北京青年报:莫让“啃小”过度消费“小网红”
对正在拍视频的妈妈说:“在这个家里,我姓刘,爸爸也姓刘,只有你姓李,谁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心里没点数吗?”别急着为这位母亲抱不平,从账号显示的信息来看,视频内容的拍摄和运营都有这位母亲参与。萌娃类账号如今成为各视频平台上的大类,儿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过成年人已经不是秘密。
在流量意味着收益的背景下,各类“小网红”的吸粉能力不容小觑,有些“小网红”的粉丝数量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而且收入可观。“小网红”的出现给网络视频平台增添了新的活力,虽然有偶然走红和人为走红的不同,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视频行业的渗透,“小网红”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青联界别建议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今年11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提出“直播营暴富棋牌销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年满十六周岁。”但现实中,一些成年人为了“啃小”屡钻法律空子,以成人亲友的身份注册管理账户,组织“小网红”客串主播赚流量。
过度消费“小网红”,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主播”“小网红”的亲友已经不再是单纯欣赏、分享孩子的童真之趣和成长之乐,而是利用直播视频平台等进行包装操作和生产,形成一条龙式的“小网红”生产线,通过经营“小网红”,进而赚取流量收入。但是,“小网红”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如果早早成为成年人赚钱工具,那就必然出现“小人说大人话”“小戏骨”“故作深沉”“小孩子成人化段子”等现象。过度早熟和长期沉湎于“镜头表演”,既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助长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等偏见性观念,不利于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等美好品质。
对于过度消费“小网红”的“啃小”行为,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干预。家长必须端正态度,切实负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监护责任,正确对待未成年“暴富娱乐棋牌小网红”,允许展示法律范围内的视频内容,但不可以过度消费 “小网红”,特别是不能将其作为赚钱工具。
文章链接地址:/nvyouxinai/20210218/20124.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女友心爱]夫妻寻子18年嫌疑人竟是堂兄弟 抛尸地暴富棋牌离家不足百米
- [女友心爱]李兰迪新剧极简海报发布 色调与角色名形成对比
- [女友心爱]看直播被“种草”的货物频现质量问题 该如何暴富棋牌维权! 直播卖货频现质
- [女友心爱]边剪边唱!上海花样经传承人抖音教学
- [女友心爱]韩媒:韩检方要求判处“N号房”创暴富棋牌建人无期徒刑
- [女友心爱]上海以多元方式力推“建筑可阅读” 让知名老建筑可见、可听、可读、可品
- [女友心爱]德国小哥:每个国家暴富棋牌都应先戴上“口罩”,再帮助别人!
- [女友心爱]翘首以盼“新鲜血液”——俄罗斯黑海舰队实力盘点
- [女友心爱]武汉连续有社区零星散发门诊病例 防控不能掉以轻心
- [女友心爱]越是艰险越向前 一个敢于担当的暴富娱乐棋牌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