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考生填报志愿可采取三种报考策略
专家支招:考生填报志愿可采取三种报考策略
分别是定位策略、批次策略和同一批次的冲保策略
教育专家提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采用错位竞争的技巧,寻找“价值洼地”。考生可以通过自己与其他人在偏好、认知乃至经济水平上的差异,选择别人不愿意考虑、但实际上自己可以接受的志愿。再有就是利用学校录取分数排行和专业质量排行之间的错位(专业质量可参考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学科评估数据),用相对较低的分上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
今年高考生即将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但很多考生对于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还是知之甚少,对于填报志愿的策略和技巧也有许多盲点和误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高考生和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填报志愿时,56.7%的受访高考生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专业的具体含义和学习内容,51.6%的受访高考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72.6%的受访大学生建议找准自身定位,合理评估。
受访学生中,59.3%为本届高考生,40.7%为在校大学生。男生占53.5%,女生占46.5%。
56.暴富娱乐棋牌7%受访高考生填志愿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专业含义和内容
北京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彭杰(化名),当年填报志愿时,对于专业名称感到有些困惑。他发现,有些学校按照专业大类招生,有些会细分到具体专业,不同学校的专业有的名称相近但有所差异,“我不是很清楚哪种方式更好,最终选的也是自己能看懂、了解的”。
胡晓桦(化名)是江西某高校大二学生,她说,填报志愿时感到迷茫的学生大有人在,“只知道刻苦学习,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太少了”。
调查显示,受访高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主要困惑有:不了解专业的具体含义和学习内容(56.7%),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51.6%),不清楚专业的就业情况(35.6%),不了解高校的招生简章(16.4%)。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表示,我国高中毕业生确实较为普遍地存在不了解自身、不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等现象。这对填报志愿非常不利,会带来大学里的厌学现象、混日子现象等。
他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外部因素是中小学应试教育、乏力的生涯教育、窄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在因素是学生缺乏系统的自我认知、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等。
要改变现状,他认为要着眼于长远。“一是对学生从小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设想未来的职业与生活;二是对中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学生对未来职业与生活进行设想与规划;三是中学开展高校游校活动,让学生感受大学、走进大学课堂;四是创造条件,组织专家到中小学宣讲介绍。”
文章链接地址:/pingdiliangxie/20201217/18264.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平底凉鞋]西班牙新增4211例新冠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超20.8万例
- [平底凉鞋]拥抱变化 把时间当朋友——东京奥运延期运动员心态录
- [平底凉鞋]海事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水路运输保障
- [平底凉鞋]天津市冷链排查中发现三份新冠肺炎病毒弱阳性样品 复检阴性
- [平底凉鞋]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12% 制止浪费当破三大误区
- [平底凉鞋]年轻人开端逐步接管全明星,但攻防一体的只暴富娱乐棋牌此
- [平底凉鞋]旅游形象大使昨天成功晋级
- [平底凉鞋]房屋起火男子被困 邻居翻墙暴富娱乐棋牌搭梯救人
- [平底凉鞋]宝鸡凤县:真督实导 高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暴富娱乐棋牌战
- [平底凉鞋]北京黑中介举报热线开通首日 自如等23家中介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