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运维面临四大困境 怎么破
有“僵尸网站”6年不更新,政民互动的“万能回复”让人心塞,“补办身份证”查无此数据……近日,国务院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引发了舆论对政府网站各种问题的炮轰。据悉,在去年联合国发布的《2021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可谓经历了一个“大爆炸”的阶段,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基础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许多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风口”上打造出了国际一流的网站和产品。但是,政府网站的水平却远落后于商业网站。电子政务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的技术阶段,政府网站发展的滞后,主要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内容、管理和服务意识。
可以说,普查是对全国现有的7万多个政府网站划定内容质量的底线,达标者要继续办好办强;不达标者整改或关闭。
【困境一】领导“互联网+政务”思维欠缺
现象:工作人员担心“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某地级市政府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政府主要领导思维比较传统,把政府官网看做自己工作的宣传窗口,只能报喜不能报忧。政府领导“恐网”、“怕网”的思维,也导致了政府网站投入的人力、资金不足,办好办活的自由度很低。
该工作人员透露,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都担心“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所以在信息公开时,能不公开就不不公开;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能不回答就不回答。
有怎样的领导就有怎样的员工。领导对网络持保守态度,网站工作人员自然不敢“乱说话”。所以才有某县政府网站的“来信选登”栏目,600多封百姓留言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神回复”。
透视:国家层面倒逼官员提升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从网上社交、到网上办事、到网上买卖,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政府如果在网上缺位,将无法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无法打牢施政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也难以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建设将成为空话。
文章链接地址:/qichecheliang/20210404/2137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