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 顾朝林: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及其转型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城市化是持续的主导过程,原先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人都进入城市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衰退,但城市人口仍然稳定增长,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表1-1 世界分区域城市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发生逆转,表现为郊区化、绅士化和再中心化、紧缩城市现象和远郊城市化现象。
▋ 曾经的郊区化
郊区化或远郊城市化 就是在城市核心 外围形成和发展通勤带城市环,核心区人口不断减少,且核心区人口总量小于城市外围地区,外围区逐步形成结块。早在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就开始了郊区化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过程进一步加速。1950 年美国几乎70% 的大都市区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心区的周围。60 年代初,美国的郊区人口已经占美国城镇人口的51%,到1980 年已经占大都市区总人口的一半,到90 年代已经占大都市区人口的2/3,另外郊区人口就业岗位占大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的55%。1970 ~ 1990 年美国大都市区由于城市蔓延扩展,用地增加了4 倍。到2000 年,美国郊区容纳1.4 亿人,占总人口的50%以上。
概括起来,出现郊区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大都市中心持续增长,人口被溢出到相邻的非大都市区县;
②制造业向追求较低的土地和工资成本的地区分散;
③服务行业就业人口增加;
④提前退休再加上更高的退休收入导致退休者不再依赖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居住;
⑤人均可支配实际收入增加;
⑥在所有年龄段追求休闲活动的增加,这些休闲设施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外通勤范围以外的地区;
⑦美国农村学院和大学入学人数增加,尤其在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战后的婴儿潮;
⑧美国州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
⑨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
⑩青年人崇尚简单生活,价值观改变;
城乡生活方式差异缩小的延伸,电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电信和现代设施之间的传统鸿沟被填平;
文章链接地址:/qingjiemaokong/20210107/1887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