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克松一直以来被誉为西藏境内的“一块红色的土地”,正是因为这里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人民公社、第一个教学点等诸多第一。
在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克松居委会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平息叛乱以后,克松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1959年12月2日,民主改革工作组在这里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过去60多年中,克松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益于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到如今,克松居委会的村容村貌、居民的生活条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年前,克松村的百姓就是农奴主的“差巴” 和“朗生”, 世世代代承受庄园主无尽的苛捐杂税,在黑暗中苦熬饥寒交迫人生。
回忆起民主改革前的生活,刚组表示,当时庄园主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使得他们经常饿着肚子干活。“给我们分了很少的一点糌粑,我感觉从来没吃饱过,饿的时候也只能忍着。”他说。
据刚组介绍,当时农奴主经常欺负他和他的家人,不管有没有错,经常会挨打;吃不饱,穿不暖,在没有停歇的艰苦劳作中苦熬着日子。
“民主改革后自己家里分到了足够的土地,我还有机会读书,成为一名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公民。”
刚组还介绍说,现在他们村的耕地播种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生活很富裕、不愁吃不愁穿了;他家有四个孩子,两个是公务员、一个乡村振兴专干、最小的一个儿子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二学生了。
“现在的日子非常幸福,家里家具一应俱全,2020年家庭收入超过30万了。”他说。
过去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克松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发生了超出想象的巨大变化。昔日的农奴成为社会的主人,饥饿贫穷已经成为历史。刀耕火种、二牛抬杠被农业机械化取代;宽敞的公路和便利交通已经把克松村和泽当市区连接在一起;5G网络已经把村民的视野拓展到全球;日益完善医疗服务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各级学校无偿为村民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得益于国家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如今的克松居委会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7620元,收入来源主要途径包括农业、运输业、外出务工、加工业。
文章链接地址:/renjishejiao/20210408/21499.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人际社交]盖洛普领导力排名被指褒美贬俄 俄媒称其抹黑
- [人际社交]湖北恩施协警遭冲暴富娱乐棋牌卡摩托车撞伤 嫌疑人投案自首
- [人际社交]中国海警船今年第9次进入钓岛暴富棋牌12海里 日方抗议
- [人际社交]掌控数据将赢得暴富棋牌主动 抢占未来战场数据主导先机
- [人际社交]南铁警方启动“秋风-2017”战役 重拳打击违法倒票活动
- [人际社交]粮农组织:武装冲突和灾害天气冲击粮食安全形势
- [人际社交]大爷突暴富棋牌发脑梗清洁工及时施救 家属送月饼致谢
- [人际社交]美国纽约发生示威游行,低暴富棋牌收入民众要求对富人征税
- [人际社交]2021年监理工程师考暴富棋牌试要注意的答题要点
- [人际社交]核酸检测现场,沈阳护暴富棋牌士与女儿相见却不敢相认:谢谢阿姨,阿姨加油